2025/7/16(三) 輝達 H20 解禁 費半牛市回來了?關稅來了 物價為何沒暴漲?【早晨財經速解讀】
節目金句
- 「一個產品做不好沒有關係,你有一個好的推銷員就可以了。」
- 「投資的本質其實跟修行差不多,就是你必須要不斷的檢視自己、約束自己、抵抗那些有時候看起來甜美,卻暗藏陷阱的機會。」
- 「每一次的行情的起落,每一次的熱門題材,感覺都像是一場考驗人心的誘惑,讓人不知不覺的偏離初衷。」
Mind Map
三句話總結
- 即使面臨關稅戰不確定性,美股受益於 AI 晶片解禁與科技巨頭的 AI 數據中心計畫,納指、費半與輝達股價屢創新高。
- 6 月美國 CPI 數據顯示通膨以僵固性為主,核心壓力來自住房與服務業人力成本,關稅影響有限。
- AI 自動化推升上游資金與人才需求,卻壓縮下游就業,重塑市場結構,並有助長期通膨緩解。
投資建議
- 市場追漲情緒升溫,尤其 AI 利多激勵費半表現強勁。
- 投資如修行,需自律與反思,避免被高漲行情或低檔恐懼左右,兩者皆為心性考驗。
- 雖台積電 ADR 連續創高,台股指數漲勢略慢,但考慮臺幣升值後,實質上台股已創高。
- 未來重點關注關稅談判進展,以及費半能否持續釋出利多消息,鞏固領頭羊地位。
全球市場
- 今年全球主要指數普遍挑戰歷史新高,包括標普 500、MSCI (不含美股) 與歐洲 STOXX 600。
- 皓哥認為,若排除 4 月較大市場波動,今年整體呈現「緩牛」格局,5-7 月的市場籌碼相較年初更乾淨。
美國印尼談判
- 美國與印尼達成初步貿易協定:
- 印尼對美貨品課徵 19% 關稅
- 美國商品享零關稅進入印尼,並取消非關稅壁壘
- 川普強調這是史上首度全面開放印尼市場給美國的重要協議。
- 印尼承諾採購 150 億美元美國能源、45 億美元農產品,以及 50 架波音飛機。
川普關稅戰
- 美中關稅:休戰談判進展順利,市場對貿易衝突的擔憂趨緩。
- 目前關稅呈現 3 種情況:
- 已談成:英國 (10%)、印尼 (19%)
- 談不攏:日本、韓國 (25%)
- 快談好:歐盟加速協議
- 市場普遍預期 08/01 前仍存高度不確定,甚至出現「TACO 交易」說法,稅率可能再變,如越南曾預期 11%。
風險資產追漲
- 比特幣突破 123,000 美元後雖有回調,但買盤強勁,尤其在 7 月中旬以後,交易量能突然爆發。
- 美股比特幣 ETF:上週吸引 27 億美元資金。
- IBIT (比特幣 ETF):市值逼近 850 億,預期將破千億。
- 加密貨幣市場總規模:約達 4 兆美元,體量巨大。
美國市場
美股 (07/15 ET)
- 道瓊 -0.98% (44,023)、標普 -0.40% (6,243)、納指 +0.18% (20,677)、費半 +1.27% (5,718)
- 標普盤中創歷史新高,納指創歷史新高。
- 費半:自 4 月中 +70%,績效成為今年 4 月以來最亮麗的指數
- 美股受 AI 巨獸輝達股價持續助攻,輝達 H20 GPU 恢復對中銷售,助攻科技股上揚。
- 此舉發生在美國與中國達成一項不透明貿易休戰之後,未來美中關係的變化值得持續留意。
- 輝達:昨日 +4.04%,創新高。
- AMD:也獲得類似保證,計畫重啟 MI308 晶片的銷售。
AI 發展對就業的影響
- Meta 將於路易斯安那州建史上最大 AI 數據中心,2030 年完工,需大量能源與水資源,川普政府將配合發展相關周邊電力電網系統。
- 上游人才爭奪激烈:
- OpenAI 工程師年薪中位數逾 100 萬美元。
- Meta 年薪上限達 300 萬,近期砸重金從 Google、Microsoft、Amazon 等公司挖角人才。
- 人才流動率越來越高:Google 5.4%、Meta 4.3%。
- 下游就業受衝擊:
- 微軟:裁員 4% (約 9,000 人),因 AI 可取代人力。
- 亞馬遜:物流自動化致員工數降至約 600 人,但包裹處理量從 100 增至 4,000,自 2015 年以來,雖然市值估值不斷提升,員工人數卻未再創歷史新高。
- 皓哥認為,若能藉由 AI 帶來的就業衝擊換取更多勞動力,或許有助緩解因人力短缺引起的通膨。
6 月 CPI
- 年增 2.7%、月增 0.3%,符合預期。
- 通膨主因:房租與油價。
- 油價:油價約 66 美元/桶,預估 7 月能源轉入通縮。
- 通膨的僵固性主要來自住房指數,月增 0.2%。
- 汽車關稅 25%,但美國新車、二手車價格卻分別下跌 0.3%、0.7%。
- 日本車商為保持市佔率對抗美國本土車商,選擇自行吸收關稅,導致 5 月出口至美國的車價 -12%,創下歷史紀錄。
- 川普不僅賺取關稅,還間接抑制車價。
- 核心 CPI:低於市場預期。
- 過去一年漲幅最大的項目多與工資水準和人力成本相關:天然氣服務價格 (+15%)、咖啡、音響、牛肉、教科書 (+8–13%)、汽車維修、托兒所等
- 部分消費項目出現顯著下跌:
- 手機、電視機跌超 10%,顯示 3C 清庫促銷。
- 油價、機票、威士卡、交通與網路也回落,科技發展的越快,科技產品就越便宜,這就是一種通縮。
- 只要住房價格能適度回跌,核心通膨將處於緩步下滑過程,川普的關稅預期最多只會造成通膨的「僵固性」,而非失控。
- 整體而言,美國的通膨並未出現失控性暴增,更多是僵固性問題,川普的關稅通膨預期導致通膨下滑速度較為緩慢。
川普藉由「兩層效果」沖銷通膨預期
- 上半年囤貨潮:
- 企業趕在 08/01 關稅生效前大量進貨,導致洛杉磯港 6 月集裝箱輸送量創下歷史新高,達到 89.2 萬箱,年增 8%。
- 囤積的貨物預計可撐到耶誕節,高強度的進貨預示著接下來商品價格可能通縮。
- 供給側改革:川普政府致力於增加供給,以防止商品與大宗資產價格上漲。
- 油價問題:放鬆頁岩油監管,有效抑制油價。
- 美國 AAA 汽油價格:7 月每加侖 3.15 美元遠低於 2022-2024 年,這使得停止性通膨難以發生。
- 蛋價問題:蛋價飆漲時從巴西緊急進口,打壓囤蛋行為。
- 稀土問題:在五角大廈與蘋果大筆投資支持下,美國最大稀土公司正積極挑戰中國壟斷,預計於德州擴建全美最大稀土廠,將加州開採的稀土礦轉製成高品質磁鐵,防止未來出現稀土通膨。
- 儘管稀土提煉過程污染嚴重,川普政府為壓低供給側通膨,並未特別重視環保議題。
- 電力問題:
- 啟動 700 億美元 AI 電力計畫,升級電網、電廠及 AI 培訓,以因應未來全美數據中心建設可能導致的電力需求暴漲。
- 參與方包括 BlackRock、Palantir、艾克森美孚等傳統產業與新科技、國防集團。
- 川普背後利益集團應該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軍工產業。
- 發展 AI 的同時必須保障美國電力供應龐大數據中心,這被提升為國安議題。
- 預估到 2035 年,美國數據中心用電量將翻倍,佔全美 8.6%。
- 缺水問題:
- GPT 等大型 AI 模型對運算能力與水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高,許多數據中心選址沙漠地帶,如亞利桑那。
- 川普政府提前採取這些配套措施,旨在避免未來數據中心建成後造成電力或能源資產價格的暴漲。
台灣市場
- 台積電:ADR 連續創高,帶動台股氣勢。
- 台幣升值超過 10%,若換算實質報酬,台股早已創高。
- 法人大戶動向:
- Q2 大戶和中實戶就已陸續撤離市場,4 月份的「對等關稅股災」導致許多中實戶離場,使得市場籌碼相對乾淨。
- 今年 Q1、Q2,他們曾遭受劇烈衝擊而大幅離開,儘管在第二季度有適度歸來,但整體買盤動能已顯著減弱。
- 政策與產業:未來台灣數據中心增建恐致電力不足,目前工業用電占比達 56%。
皓哥笑話
22:00 泰國紅姐
- 有時候看到這種新聞,我也是會起生理反應的,會吐嘛。
- 泰國高僧終究逃不過蜘蛛精嘛,對不對?可能那高僧那個也想說,來都來了,破完戒再念經就好了。
-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呢?
- 《鹿鼎記》陳近南不是講過一句:「讀過書明事理的人,都已經在清廷裡當官了,那對付這些蠢人,你就用宗教形式來催眠他們,讓他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,所以反清復明只是一個口號,跟阿彌陀佛其實是一樣的,清朝一直壓榨我們的漢人,搶走我們的銀兩和女人,所以我們要反清,對不對?阿彌陀佛,就是為了要搶回我們的銀兩和女人。」
- 可能他有看那個《鹿鼎記》。
25:12 和尚